1、甲醇市场:中国港口甲醇货源倒流再现
美元走弱带动进口甲醇成本降低,到港量持续高位,2023年1-10月累计进口1187.24万吨,使得港口货源倒流向内地,沿海表需增加,港口表现去库;内地装置产能利用率小幅减少,生产企业签单量环比增多,甲醇生产企业库存减少;烯烃各装置运行稳定,多数下游利润有所亏损;煤炭价格偏弱,成本支撑不足,煤制甲醇平均利润下滑。
2、马士基:签署全球航运业首个大规模绿色甲醇采购协议!
据马士基公众号消息,日前,A.P.穆勒-马士基与中国清洁能源领军企业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金风绿色能源化工签署了商业可行、年产50万吨的长期绿色甲醇采购协议,以支持首批12艘大型甲醇双动力船舶实现低碳运营。该协议是全球航运业首个大规模绿色甲醇采购协议,有效期将持续至2030年后,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首产。
据悉,该项目位于中国东北的兴安盟,距离北京约1000公里。协议中的甲醇产量包括绿色生物质甲醇和电制甲醇,并将全部利用风能进行生产。金风科技将于2026年开始为马士基提供绿色甲醇。
3、李灿院士:绿氢是实现交通和工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途经
2023年11月26日,国际低碳能源发展创新生态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办,“绿色氢能”与“绿色甲醇”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认为,绿氢是实现交通和工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途经,只有“绿氢”才能实现绿色低碳。他在演讲中向大家介绍了绿氢、液态阳光与绿色甲醇,认为绿氢不仅可以用于交通领域,工业领域的“碳中和”也必须由绿氢实现。“绿氢规模化储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向其他能源转化的关键。”李灿表示,“绿氢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源头上解决很多工业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这样的话,二氧化碳就成了一种资源。”
4、潍柴动力:申请“一种甲醇发动机的甲醇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甲醇发动机的甲醇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公开号CN117108419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醇发动机的甲醇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在甲醇发动机增加甲醇加热器,在甲醇温度过低且发动机水温也过低时,采用电加热模式,启动甲醇加热器,并控制发动机加热循环水路中的电磁阀关闭,利用甲醇加热器加热发动机水温,以使发动机水温升高对甲醇进行加热,直到发动机水温不小于水温阈值,采用发动机循环水加热模式,关闭甲醇加热器,并控制发动机加热循环水路中的电磁阀开启,利用发动机加热循环水路对甲醇进行加热。本发明解决了甲醇发动机在低温情况下喷射雾化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甲醇在气缸内部的燃烧效率,从而提升甲醇发动机的性能。